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西张村

行政地名:西张村 行政隶属:里望乡 行政代码:140822201205
长途区号:0359 邮编代码:044000 车牌号头:
行政级别:

地名由来:与长乐原是一个村庄,因被水冲淹,在西边留下几户张姓,自成一村,起名西张。

西张村位于里望乡西面2.5公里处,全村共有9个居民小组,523户,全村共有2260余人,现有耕地4260亩,深井7眼,全村经济主要以种植中药材、油桃为主,农民人均收入2100余元。西张村现有53名党员,农村支部中有标准的党员活动室,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实现了全覆盖。另有农家书屋,老年活动室、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等,充分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近年来,村支委一班人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党的惠农政策,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努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改善了生产条件,实现了五个全覆盖,逐步形成了以中药材、油桃、蔬菜、养殖等为主的主导产业,全村上下政通人和,政治安定,社会平稳,农民增收,经济快速发展。

西张村与上阳村、毋村村、平原村、南阳村、上井村、北阳村、和井村、北阳堡村、里望村、上牛村、乔薛堡村、乔薛村相邻。

西张村附近有阎景李家大院、孤峰山风景区、万荣东岳庙、黄河农耕文明博览园、万荣县博物馆、万荣后土庙等旅游景点,有万荣苹果、万泉大葱、万荣三白瓜、万荣大黄牛、临猗梨枣、临猗红杏等特产,有万荣笑话、勒马回中药制作技艺、万荣剪纸、冯氏中医皮肤烧伤疗法、万荣董永传说、万荣软槌锣鼓等民俗文化。

里望乡行政区划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上牛村 140822201211 地名由来: 居民姓牛,北边坡下有下牛村(属河津),故名。 上牛村位于里望乡东北角的低洼处,地处偏僻,三面环沟,有大小沟壑九条,北与河津市接壤。上牛村377户人口,1591口人...【详细】
乔薛村 140822201213 乔薛村位于万荣、稷山、河津三角黄金地带,尚属万荣县里望乡。全村13个居民组,2400口人,深井13眼,共530户,其中有1400多劳动力,共有党员49人。乔薛总耕地面积4500亩,其中果园...【详细】
北阳堡村 140822201210 北阳堡村位于里望乡最北边,与河津接壤,交通方便。全村共有6个居民组,175户,850口人,其中党员24人。全村土地面积达2300亩,其中耕地面积1230亩,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业为主,...【详细】
里望村 140822201200 地名由来: 原名李庄,以姓氏为名,以后李氏迁居外地,继而迁来杜、严二姓,人们希望成为一个有名望的村子,改称里望。 里望村是里望乡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经济较好,基层基础...【详细】
北阳村 140822201209 北阳村隶属万荣县里望乡,地处万仓公路沿线,北与北堡村相邻,南与南阳村相靠。全村土地面积3169亩,其中耕地面积约2909亩,水利条件便利,经济条件居乡中等水平。 北阳村共有居...【详细】
乔薛堡村 140822201212 一、基本情况 乔薛堡村共有860口人,233户,共分为四个居民组,耕地面积1505亩,村有机井顶,全部为水浇地。村大小巷道已经全部硬化完毕,并建有文化广场一座,有建设器材十余件...【详细】
南阳村 140822201208 地名由来: 相传从前有个国王迁都到河津县,在柴家乡山王村南10里扎营,起点南阳,故以南阳为村名。 南阳村隶属于万荣县里望乡,位于里望乡北部,南与平原村和里望村接壤,东与...【详细】
毋村村 140822201207 里望乡毋村位于里望乡西北方向,交通便利。全村共有村民843人五个居民组,223户,劳动力470人,党员24人。全村土地面积达2600亩,耕地面积2200亩,其中水浇地1660亩,旱地540亩。毋村水利条件...【详细】
上阳村 140822201206 上阳村位于里望乡西北角10公里处,交通状况不佳,全村共有6个居民小组,268户,人数968口,共有耕地1800亩,自然条件偏僻,全村经济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农民人均收入4900余元。上阳...【详细】
西张村 140822201205 地名由来: 与长乐原是一个村庄,因被水冲淹,在西边留下几户张姓,自成一村,起名西张。 西张村位于里望乡西面2.5公里处,全村共有9个居民小组,523户,全村共有2260余人,现有耕...【详细】
平原村 140822201203 2020年8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平原村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 一、 基本情况 平原村位于里望乡西南侧,地理位置优越。该村现有十六个居民组,560户,2300人,其中...【详细】
上井村 140822201202 地名由来: 园地势高于下井村,故名。 上井村位于里望乡东北方向,村中有21个村民小组,共4428人,土地面积15102亩有耕地面积5732亩,山林面积131亩,深井15口,农庄一座。去年,本村人均...【详细】
和井村 140822201201 地名由来: 村民于明初由山东逃荒到此,因地处上井村的东崖下,就叫下井村,又因经常与上井不和,后改和井村,以期和睦相处。 2020年8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和井村为...【详细】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