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东郭镇磨河村

行政地名:磨河村 行政隶属:东郭镇 行政代码:140802106204
长途区号:0359 邮编代码:044000 车牌号头:
行政级别:

地名由来:磨河村自古有一条河流穿村而过,人们利用河水修建了一座水磨,当地人习惯把这条河称为磨里河,村叫磨里村,后来人们就以磨河作为村名。

磨河村位于东郭镇政府所在地东郭村南2公里,依中条山与平陆县张店镇凹里、风口村接壤,东为上月村,西是界村。全村4个居民组,247户,895人,耕地914亩。

磨河村自古有一条河流穿村而过,河上有一水打石磨,十分有名。因而河叫磨里河,村叫磨里村,后来村叫磨河。1970年,建磨河水库大坝,容量30万方;2012年,国家投资189万重修;景区新建一20米石坝。村中舞台,因娘娘庙而立,清代建筑,木雕、砖雕极为考究。村后原运城市民兵训练基地,于1990年改建为“扣狮中医肿瘤医院”,闻名河东,乃至全国。村东崖顶有1962年运城县人委立“磨河村新石器遗址”石碑,记载为“七千年人类聚集地”,建有保护区。

磨河村的狮子舞,属于非物质遗产。传说,上古时期,中条山上野兽出没,常常伤害村民。后来,出现一头狮子,赶走野兽,保护村民安居乐业。从此,村民把狮子作为吉祥的象征,开始狮子舞。“狮子上老杆”是流传千年的历史节目,曾到临汾、太原以及陕西、河南、河北、北京等地演出。1996年,代表北方狮子舞,参加中央电视台《南狮北狮》拍摄,多家省、市电视台播放。新排演的群狮舞,山西省获奖节目,常年出外表演。

磨河村娘娘庙,原在九黎山,后建在山口。每年农历二月初九,娘娘庙会。头一天早上,村民组织仪仗队把娘娘塑像迎回村,演戏、耍狮子、闹社火。第三天演完节目再送回庙内,延续母系社会独特的传统习俗。与平陆、夏县吴村的娘娘庙供奉的为三姊妹,各有所长。该村习俗:演戏不演《白蛇传》,社火不耍龙灯,供奉不敬关公。娘娘庙供奉的三娘是《白蛇传》里的白素贞化身;九黎山是蚩尤故里,黄帝是龙的化身,却杀死了蚩尤;宋朝以来流传有关公战蚩尤的传说,蚩尤的阴魂就压在九里山下,上有一宋代铁塔。

绕村而过的虞坂古盐道,尧时禹凿,战国时为“通衢大道”,自古是河东潞盐运往中原的“官道”,多有战事。“伯乐相马”、“假虞伐虢”、“冀北空群”等经典故事发生地。有中国第一个收费站——瓦罐庙、晋虞分衢——古锁阳关、中华0教育——石阴洞等遗址,留有许多名人墨迹。锁阳关上对联“矗矗树屏藩南顶天柱,婷婷萝保障北护虞洲”为隋代遗迹。现保存明代原貌,被称为中国公路“活化石”,“天下第一路”。2006年,已列为山西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村南九龙山,原名九黎山,为中华民族三世祖之一——蚩尤故里。它巍峨挺拔,潭瀑相间,风景秀丽,如诗如画,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东郭先生和狼”、“三娘管狼”、“-盗宝”、“关公磨刀”等故事妇幼皆知。现有娘娘庙、宋代铁佛塔、狼庙、将军墓等遗址。2003年开发为“九龙山自然风景区”,建有漂流、闯关、滑索等水上娱乐项目和宾馆、农家乐等,成为运城市民旅游、餐饮、休闲好去处。

东郭镇行政区划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下段村 140802106210 地名由来: 下段村原名凤凰村。因战国时河东三贤之一段干木隐居于此,造福于民,村民为了纪念他,改村名为段村。后来,人们为了与坡上的段村区别,又改村名为下段。 界滩村位...【详细】
界滩村 140802106207 地名由来: 界滩村地理特殊,方向与周围村不同,与指北针吻合;气候特殊,什么作物都比其他村早。站在山上看,村两边是山谷,流水不断,村前一片沙石滩。村庄就像一块界石将平...【详细】
下月村 140802106206 地名由来: 下月村自古文化底蕴深厚,出现过很多文人。汉朝时,太尉杨震、其子杨秉、孙子杨赐、曾孙杨彪一家四代太尉,皆出自下月家。清末杨馨桂与景梅九、阎锡山、李岐山留日...【详细】
磨河村 140802106204 地名由来: 磨河村自古有一条河流穿村而过,人们利用河水修建了一座水磨,当地人习惯把这条河称为磨里河,村叫磨里村,后来人们就以磨河作为村名。 磨河村位于东郭镇政府所在...【详细】
东郭村 140802106203 地名由来: 据古碑记载:很早以前,该村在中条山前沿,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树木葱葱,瓜果飘香,因此叫东果村。战国时代,魏国重臣段干木隐居下段村,同朝臣僚东郭先生农历七...【详细】
界村村 140802106202 地名由来: 界村是一个古老村庄,原名“麦郭村”。据碑记载,原村址在村西一界之地。由于中条山九龙沟山洪暴发时,水头正对村中,村民屡遭山洪冲击,为了免受洪水灾害,村民把...【详细】
蚩尤村 140802106201 蚩尤村位于东郭镇西边5公里,与南城办事处小李村接壤,南边是刘范村,北临盐池,东为界村。由蚩尤、井园、五里墩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12个居民组,456户,2601人。耕地2600亩,大...【详细】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