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大林乡下申村

行政地名:下申村 行政隶属:大林乡 行政代码:140981205207
长途区号:0350 邮编代码:034000 车牌号头:
行政级别:

下申村位居崞山脚下,阳武河中上游,清末时也叫北申村。西有上申村,北依南神头(现名迎新)、磨脑村,东和贾坨村(现名向阳)毗邻隔河相依相望有施家野庄、南申村、三吉村,现居人口有1450余人,大林乡比较大的一个村庄。

村南面阳武河从上申村开始分为两河,即现中河、阳武河。现有阳武河灌溉水浇地2500多亩,两条河将土地分为三片,建村由来已久无存考证。祖辈先人后世生活繁衍在这片热土上,得益于阳武河,受益于阳武河,祖辈浇田灌地湍水踏冰、耕种、收获,是原崞县十八村水地之一村,也是主要产粮村庄之一。受害于阳武河‘千百年来,阳武河河水常年流湍,山洪暴发,阳武河两岸土地被洪水淹没,侵吞、刮去多少,辛勤的祖辈在山洪过后,只有挽起裤脚,重新拦河淤地,重建土地恢复生产,千辛万苦,留给后人的是更加平坦,肥沃的土地。

村后为丘陵地带,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现有耕地荒坡,宜林地4000余亩。祖辈老人常有种谷、糜黍的习惯。冬小麦种植,未解决吃白面、走亲戚、搭礼等日常和过大年吃顿饺子的苦难,在旱地中小麦,全靠老天照顾,雨水充沛,小麦有收成。天高雨淡,一片荒地,收成越发可怜。就连老人们常说的成亩打石的收成也无有。好收成的年景也只是驴驼人背,爬坡过沟,披星挂月,日夜辛劳,以养家糊口。

像风民俗淳朴,祖辈风俗习惯承接。整个村庄东西长二里,南北宽半里。全村分别有杨家坡、横沟、马家街、何家街、二道街,张家街六道大街,姓氏有杨、河、马、刘、王、张等十几姓氏。俗有下申村五王八张的戏称;有大何小何辈辈叫爷的习俗,各家各姓都有各自的习惯称呼。如伯父这个称呼,有叫伯伯的,有叫大爷的。各街都建有庙宇,戏台;各街都有自己的庙会,各街都有店铺。

原南神头村里建筑的崞县八景之一的崞山叠翠,也是下申村大股东筹建集资庙会兴办等大事,由村推选名人名字主持。全村西至东分别建有息马店的大集市,杨家坡的二郎神庙,横沟的财神庙;马家街的文昌阁、关帝庙等十多座;村后有观音庙、娘娘庙、真武庙,更有横沟何家的贞洁石牌坊一处。宣扬的是何家有一妇人,十八岁丈夫死亡,留下一子,为了尽孝和未成年的儿子,坚守不在婚嫁。后儿子为母争得贞节牌坊。以上所有庙宇在文革期间四清运动中不幸全部拆毁,不复存在,只承接与息年的大槐树庙会。

宗教信仰是我中华民族的良美习俗。大部分乡亲信仰佛教的多,下申村也是如此。在每年的春节时,家家户户接神迎喜,鞭炮齐鸣,旺火冲天。当人们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新的一年零点钟声响过,听吧,鞭炮声声响遍天宇,汇成一片春雷。当新春之日,东方红日东升时,人人穿新衣、戴新帽各族走各族的族规,走家窜户,拜年叩首互祝新春快乐,五谷丰登,延年益寿,集聚向0祭拜。

1937年,下申村党支部成立,很多有志青年参加组织,秘密参加组织活动,以一制酒作坊为-地点,宣传党的政策,响应党的号召。发动青年参军参战。原崞县一区区委和游击队,频繁活动,居住我村可靠的人家夜出昼伏,打击敌人。特别在解放战争时期,我村有志青年积极动员人民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仅有记载的就有十多位,热血青年为国捐躯,有十多位优秀儿女,随军南下,在以四川为主要战场的大西南长期坚持战斗,后来成长为厅级、县团级干部,仅四川省就有张天福和张作干等好几人。

1948年在崞县一区的领导指导下,创办了下申村学校,使原阳武河流域的各村和方圆十几里以内的适龄儿童少年有了学习的良好环境。有很多学生成为报考范亭中学的良才。申村完小是当时很有影响的学校。

有史以来,下申村淳朴的勤劳村民以种植业为主,水浇地以高粱、春小麦、冬小麦、谷子、玉米为主,丘陵地种植谷子高粱,糜黍、黄豆、黑豆等,五谷杂粮应有尽有。经济作物也是应有尽有,反正是靠天吃饭。好年景风调雨顺,家家户户粮满仓、谷满堆,天高雨少只有勒紧裤带,吃糠咽菜度荒年。建国后,-、人民公社,全村分为七个小队,粮食产量有所增长。全村粮食产量在150万斤左右,完成了销售公粮后,社员只能半饥半饱的在人民公社制度下生存生活着。

大林乡行政区划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南苏鲁村 140981205225 南苏鲁村由来已久,东连下大林村。南接上大林村。西跟黄道村相望,北与中苏鲁村相邻。道路四通八达。中有高速路过境,全村居民118户,人口350人。拥有林地16.2亩,耕地896.8亩。属...【详细】
北苏鲁村 140981205223 北苏鲁村位于大林乡(下大林村)西北部1.5公里处,有一个园林式风景优美的村庄。一进村,街道平展、整洁,两旁杨柳成行,环境清新,给人一种舒适向往的感觉。这就是大林乡北苏...【详细】
新野庄村 140981205221 新野庄村属山西省原平市大林乡行政区管辖,位于大林乡西北方向,总人口476人,其中在村党员现有31人,占地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东邻下连狄村,南邻任家沟村,西邻上连狄村,北...【详细】
上连狄村 140981205219 青青柏枝山,淙淙长流水,这一座厚重的山是这一方人做人的脊梁,这奔腾不息的水系,宛若一腔动脉血,滋润着这里的芸芸众生,距山脚约2500米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它的名字叫...【详细】
保城庄村 140981205218 保城庄村属大林乡行政区管辖,位于大林乡西北8公里处。全村总人口326人,农户97户,2014年人均收入5450元,村总土地面积约2800亩,其中农作物种植面积1100亩,退耕还林面积1069亩。 土...【详细】
西神头村 140981205217 2021年9月,西神头村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2020年11月,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西神头村为山西省第二批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西神头村位于大林乡政府西北角,距离乡...【详细】
黄牛村 140981205215 1、历史沿革——根据祖先记载,黄牛村最初是由少数人从洪洞县圪针沟搬迁而来,经多年的繁衍,人口逐渐增多,一直到现在发展到千余人,有家谱记载,至此已有27代传人。 过去人们...【详细】
土黄沟村 140981205213 据说明末年间,有陈姓人迁来此地居住,因地形沟壑,故取名土黄沟村。土黄沟村隶属大林乡,位于大林乡西面,距108国道10公里处,西与干柳沟相邻,东邻黄道村、黄牛村,南邻磨脑...【详细】
上大林村 140981205201 上大林村位于大林乡中部偏东,阳武河从门前而过,南有南大林,东临下大林,西接向阳村,土地平整,渠道纵横,道路宽畅,是过去有名的十八村水地之一,全村共有土地3200亩,人口 980人。我村村...【详细】
磨脑村 140981205211 磨脑村,原名磨儿脑,地处崞山首脉头部,西高东低,梯田层层,面积有6.25平方公里,海拔在1000米以上,该村起始年代没文字记载。无从推考,从地形、地貌、石坎结构来看,历史较久远,老祖先以...【详细】
下大林村 140981205200 下大林村位于原平市正北偏西,东临108线和同蒲铁路,南至阳武河畔,素有18村水地之美称,民国年间常囚施水争执打架,现存有崞县县长处理争水事件碑记。全村2100余人,耕地5800余亩,土地平...【详细】
西会村 140981205209 位于原平市大林乡西北部,距原平城区15公里,南临阳武河,北靠马头崖,西接阳武二村,东至上申村。在历史是“十八村水地之一”。全村共有二百六十户,六百七十人,党员二十三...【详细】
上申村 140981205208 上申村历史悠久,交通便利,背靠马头崖,前临水,每到夏天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一块风水宝地。全村耕地面积1373亩,人口668人。我村村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详细】
下申村 140981205207 下申村位居崞山脚下,阳武河中上游,清末时也叫北申村。西有上申村,北依南神头(现名迎新)、磨脑村,东和贾坨村(现名向阳)毗邻隔河相依相望有施家野庄、南申村、三吉村,...【详细】
向阳村 140981205206 古老的贾陀现称向阳。位于崞山东南,阳武河北岸,东临上大林,西接下申村,南与三吉隔河相望,北依磨脑、黄道,是一个历史久远的汉文化传承的古村庄。 据史书载,石器时代现忻...【详细】
敬家庄村 140981205205 敬家庄村,位于大林乡东部,阳武河南畔,108国道,京原铁路贯穿我村地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灌溉方便,风景秀美,自然条件良好,全村耕地1457亩,人口478人,我村村...【详细】
定丰庄村 140981205204 定丰庄昔日俚呼地方庄,明初洪武年以来有樊李张赵姓氏等人相继定居于此,形成村落。然此地终年风沙肆虐,夏日洪患不断,土地贫瘠,民生唯艰,旧中国寻常一小村,故名不见经传...【详细】
魏家庄村 140981205203 魏家庄村居原平市中部建村年代久远,已无确切资料可考。有说明代建村,实际应该比明代久远。解放前本村人口1800人,现在有1412人。一直到上20世纪60年代,魏家庄是原平18村水地之一,魏家...【详细】
南大林村 140981205202 南大林村历史悠久,隶属大林乡,位于大林乡西南,南与西镇乡相邻,东面紧邻魏家庄村。全村151户,502人,人均收入4926元,有耕地1460.6亩。 我村村民多以种地为主,主要是种植玉米...【详细】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