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西洒镇
行政地名: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西洒镇 | 行政隶属:西畴县 | 行政代码:532623101 |
长途区号:0876 | 邮编代码:663500 | 车牌号头:云H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 | 人口密度: |
辖区面积:约175.78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西洒”为彝支系孟鸟语,意为水响的地方。原指县城北部的集市“老西洒”,山高林深、住地低凹、落水响声隆隆,因而得名。
西洒镇是西畴县辖镇,镇机关所在地西洒,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县最大的集市贸易地。全镇辖8个村委会及我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56个村(居)民小组42722人,居住着汉、壮、苗、彝、蒙古5种民族,总国土面积175.7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7553.3亩,其中田3385.4亩,地24167.9亩,农民人均耕地0.91亩。
境内高山深谷,奇石怪洞,密林清溪,飞瀑流泉,民风古朴,有旧石器时代遗迹——仙人洞,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特色产品三七、阳荷、八角、人工挂面响誉县内外;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铅、锌、锑、铁、大理石等矿藏,储量大、含量高、前景广极富开发潜力。
面对机遇与挑战,镇党委、政府将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自觉实践“-”,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决意走出一条特色路。
汤谷景区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田畴县西洒镇汤谷村,是一壮族聚居村寨,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成年女性穿上”鸟衣“祭祀“乜汤温”(太阳神鸟),祭祀后,举行女性成人礼。这祭太阳活动是壮族历史文化的“活化“,
南疆烈士陵园
南疆烈士陵园南疆烈士陵园始建于1984年,1986年清明节主体工程竣工,人民向烈士进行凭吊。1986年清明、4月10日,先后有120个单位的干部职工,学校师生、烈士家属及人民群众共1.695
西洒观音洞
观音洞位于西洒镇东南1.5公里处观音崖山腰丛林中,为一天然石洞。清光绪六年在洞口建楼房3间,后居民屡次集资添建,有殿堂、亭阁。洞广约10余米,高约20余米,洞顶钟乳垂吊,洞壁按天然凹凸、高低
历史沿革:
明朝时期,西洒镇境域属临安府八寨长官司牛羊土司地。
清乾隆元年(1736年),设西洒塘。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改西洒区,隶安平厅东安里。
清宣统元年(1909年),改西洒甲。
民国十六年(1927年),全县编为20保时,改西洒保。
民国二十年(1931年),全县设5区、1镇,共53小乡镇时,设为西畴县中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全县将21小乡(镇)合并为13小乡镇时,改为西洒镇。
1950年至1951年,沿用西洒镇名。
1952年,西畴县改设4个区时改西洒区。
1961年10月,区改西洒公社。
1981年,析出西洒大队置西洒镇,县辖。
1983年5月,西洒镇划归西洒区。
1987年8月,区改西洒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