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大营镇
行政地名: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大营镇 | 行政隶属:高邑县 | 行政代码:130127101 |
长途区号:0311 | 邮编代码:051330 | 车牌号头:冀A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3.05万人 | 人口密度:约660人/平方公里 |
辖区面积:约46.2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东邱村 | 130127101215 | 村 | 地名由来: 明永乐初,王、孙二氏先后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庄。因战国时代此处为墓地,故名邱村。因位于几个邱村之东,遂名东邱村。 2023年10月,东邱村被确定为第一批河北省乡村治理...【详细】 |
东江村 | 130127101225 | 村 | 地名由来: 该村唐代名太平乡。明“燕王扫北”之后,江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以姓氏改村名为江村。因位于西江村之东,故称东江村。 东江村位于坊珊公社驻地东北2公里处。地...【详细】 |
后坊珊村 | 130127101214 | 村 | 地名由来: 明永乐初,李、胡、高、任等氏自山西洪洞县相继迁此立庄。因该村古时为手工业者萃集地,作坊很多,以此取名坊册。公元1958年曾分为前坊堋,中坊册、后坊册三个大队。公元...【详细】 |
磨房村 | 130127101224 | 村 | 地名由来: 东汉末年的战乱时期,该村因长期为军队制作头鑫而得名“帽房”。明“燕王扫北”后,高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产立庄。村名演变为“磨房村”。 磨房村位于坊珊公社驻地东...【详细】 |
前坊珊村 | 130127101213 | 村 | 地名由来: 明永乐初,李、胡、高、任等氏自山西洪洞县相继迁此立庄。因该村古时为手工业者萃集地,作坊很多,以此取名坊册。公元1958年曾分为前坊堋,中坊册、后坊册三个大队。公元...【详细】 |
破塔村 | 130127101223 | 村 | 地名由来: 古时这里有座塔,天长日久,塔为风雨剥蚀而破旧,后有任氏,王氏、谷氏迁此居住,逐渐形成村庄,取名破塔村。民国时期分为东、西两个破塔村,新中国成立后,又并为一村。 破塔...【详细】 |
西大二村 | 130127101212 | 村 | 地名由来: 明永乐初,李、王二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相传,战国时期,燕、赵两国曾交兵于高邑一带,燕国军队在村附近连扎三座大营寨,该村为西大营所在地,以此得名西大营。公元...【详细】 |
东王村 | 130127101222 | 村 | 地名由来: 在前王村西,曾有唐乾宁年间修建的小塔一座,碑文记载:王氏最早在此占产立庄,并建此塔。因此得名王村。 2022年9月,河北省爱卫办命名东王村为2021年度河北省卫生村。 东王...【详细】 |
西大一村 | 130127101211 | 村 | 地名由来: 明永乐初,李、王二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相传,战国时期,燕、赵两国曾交兵于高邑一带,燕国军队在村附近连扎三座大营寨,该村为西大营所在地,以此得名西大营。公元...【详细】 |
前王村 | 130127101221 | 村 | 地名由来: 在前王村西,曾有唐乾宁年间修建的小塔一座,碑文记载:王氏最早在此占产立庄,并建此塔。因此得名王村。 2021年10月,河北省爱卫会命名前王村为2020年度河北省卫生村。 前...【详细】 |
中大营村 | 130127101210 | 村 | 地名由来: 明永乐初,王、程二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相传,战国时期,这一带为燕、赵交兵之地。燕国军队自东大营向西扎有三个大营赛,该村为中大营所在地,以此得名中大营。...【详细】 |
后王村 | 130127101220 | 村 | 地名由来: 在前王村西,曾有唐乾宁年间修建的小塔一座,碑文记载:王氏最早在此占产立庄,并建此塔。因此得名王村。 后王村位于坊珊公社驻地南8公里处,北靠高宁公路。跑势平坦,多为...【详细】 |
东大营村 | 130127101209 | 村 | 地名由来: 明永乐初,朱、王、刘等氏自山两洪洞县迁此建庄。相传,战国时期,这一带为燕、赵交兵之地。燕国在这里连扎三座大营寨。该村为东大营所在地,以此得名东大营。 东大营位...【详细】 |
前怀安村 | 130127101219 | 村 | 地名由来: 西晋时期,槐河流经后怀安村北,村住以此取名“槐岸”。明永乐初,冯、杨二氏先后自洞县迁此建村,村名演变为“怀安”。清末怀安分成前、后两个怀安,该村居前,故名前怀安...【详细】 |
后怀安村 | 130127101218 | 村 | 地名由来: 西晋时期,槐河从后怀安村北穿过,村庄紧傍河岸,人称“槐岸”。明永乐初,冯、杨二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村名演变为“怀安”。清末分成前、后两个怀安,该村居后...【详细】 |
塔张村 | 130127101208 | 村 | 地名由来: 据武氏碑文载:宋代,村南有座古寺,建塔一座。明崇被年间,张氏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冠以姓氏取名塔张村。 塔张村位于后庄头公社驻地东北3.5公里处。地势平坦...【详细】 |
南邱村 | 130127101217 | 村 | 地名由来: 明永乐初,王氏最早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该村战国时期为邱墓地,以此取名邱村(“邱”为“丘”的异体字)。因位于其它邱村之南,故称南邱村。 南邱村位于坊珊公社...【详细】 |
河北村 | 130127101207 | 村 | 地名由来: 该村建于明永乐初,任、吕二氏最先奉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因该村地处“午河”之北,以此命名为“河北菅村”。清末改为“河北村”,沿用至今。 河北村位于后庄头公...【详细】 |
西邱村 | 130127101216 | 村 | 地名由来: 明永乐初,孙氏最先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战国时代此处为邱墓地,以此取名邱村。因位于几个邱村之西,遂名西邱村。 西邱村位于坊珊公社驻地西偏北2.5公里处。地...【详细】 |
高家庄村 | 130127101206 | 村 | 地名由来: 明永乐初,高氏最早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冠以姓氏取名高家庄,沿用至今。 高家庄位于后庄头公社驻地东南3公里处。地势平坦,为黄土质。人口924人,均为汉族。耕地面积...【详细】 |
小庄村 | 130127101205 | 村 | 地名由来: 明永乐初,该村先祖奉诏由山西潞安府迁此立庄,先取名“火烧庄”,后以蚕桑为业,改名“治丝庄”,因村小人少,俗称“小庄”,公元1953年定名为小庄。 小庄位于后庄头公社驻地...【详细】 |
后哨营村 | 130127101204 | 村 | 地名由来: 明永初,朱、崔、王三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相传,战国时期,燕国军队抗击赵国,曾驻扎在该村至大营一带。该村为燕军后哨营所在地,以此得名后哨营。 后哨营位于后庄头...【详细】 |
前哨营村 | 130127101203 | 村 | 地名由来: 据速留村张氏坟碑记载:明永乐初,张氏兄弟二人奉诏自山西洪洞县迁至高邑、柏乡一带,兄张思屠柏乡马村,弟张孝屠高邑前哨营。相传,战国时期,燕、赵两国曾在这带交兵。该...【详细】 |
后庄头村 | 130127101202 | 村 | 地名由来: 后庄头与前庄头原为一村,建于明永乐初。明末王氏一家迁居村后0.5公里处屠住,后逐渐形成后庄头。 后庄头位于高邑县城东南4公里处。新建柏油公路一条,北接高宁公路。地...【详细】 |
前庄头村 | 130127101201 | 村 | 地名由来: 该村建于明永乐初,王氏、张氏最早奉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当时全县十八个庄,该庄最大,以此取名庄头。明末,王氏一户人家迁居村西北0.5公里处居住,形成后庄头,该村便...【详细】 |
地名由来:相传,战国时期,这一带为燕、赵交兵之地。燕国在这里连扎三座大营寨。该乡为大营所在地以此得名大营乡。
2022年8月,大营镇被确定为石家庄市数字乡村试点。
大营乡乡0驻大营村。面积46.2平方千米,人口3.05万。辖25个村委会:后庄头、前庄头、小庄、高家庄、河北、塔张、前哨营、东大营、中大营、西大一、前王、后王、东王、前怀安、后怀安、破塔、磨房、东江、前坊册、后坊册、东邱、西邱、南邱、后哨营、西大二。
大营乡(DàyíngXiāng)面积46.20平方千米,人口30422人。乡0驻大营村,邮编051330。[区划]辖后庄头、前庄头、前哨营、后哨营、小庄、高家庄、河北村、塔张村、东大营、中大营、西大一、西大二、前坊册、后坊册、东邱村、西邱村、南邱村、后怀安、前怀安、后王村、前王村、东王村、破塔村、磨房村、东江村,共25个村。[沿革]据查,明永乐初,朱、王、刘等氏自-县迁此建庄。相传,战国时期,这一带为燕、赵交兵之地。燕国在这里连扎三座大营寨。该乡为大营所在地以此得名大营乡。大营乡原为庄头乡、坊册乡,1996年合乡并镇时,并为大营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