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水边镇

行政地名: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水边镇 行政隶属:英德市 行政代码:441881131
长途区号:0763 邮编代码:511500 车牌号头:粤R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约9500人 人口密度:约92人/平方公里
辖区面积:约103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

建置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因古圩地处龙郁水河畔,民居依河畔而建,因而得“水边”之名。

荣誉排行: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水边镇人口数量为9500人,位列英德市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0位。

基本介绍:

概况:水边镇位于英德的西南部,距英德市64公里,1993年经省人民政府核准为革命老区。地处小北以西3公里,属偏僻山区,大部分为低谷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年降雨量1880毫米、东北面小北江河环绕,西南面与大洞镇贯通,林业用地13.2万亩,森林覆盖率68%。总面积为103平方公里,辖8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139个村民小组,2003年底,全镇总人口18515人,汉族,其中农业人口17052人,占总人口的92%;非农业人口1463人,占总人口的8%。此外,华侨、港澳台300多人。地理位置:位于英德市西南部,东经113o40′,北纬24o15′,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17公里,面积170平方公里,大洞、沙坝、西牛、连江口镇交界处。市政建设与规划:辖8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03年底,镇区建成面积1.3平方公里。墟镇防护体系工程已立项兴建,拟规划建设成为商贸区、行政服务区、生活区、教学区等四大功能区域。对外交通:小北江中下游的交通枢纽。水路连接大北江,有200吨货运码头一个,上航可直达韶关、阳山,下航直达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公路经沙坝、九龙与107国道贯穿,经英德市与京珠高速公路、英佛公路、银英公路连接;环库公路经黎溪大桥、银英公路可达清远、广州。教育卫生状况:现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0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医疗保健设施卫生院1所,医疗保健网络遍布城乡。招商引资项目:热水温泉生态旅游渡假区的综合开发、热水鲁岔梯级电站、香坑电站、乌城电站、牛仔比电站、黄竹电站等水电开发项目、五角石材厂、用材竹加工厂、天堂山森林公园开发。乡镇企业:水边镇雨量充沛,资源十分丰富,现有来骨干企业红星水电站,99年建成的马槽坑电站和2000年建成的杉坑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600千瓦,年发电量达650万千瓦时,今年镇政府又投资80万元装机200千瓦的黄竹电站已基本竣工,预计10月份可投产,小水电是水边镇的经济支柱产业。同时,还引进外资兴办了水边铁厂、淀粉厂、家私半成品厂、朔料制品厂各1间和民办的4间竹签厂。

历史沿革:

建制始于明洪武二年(1369)。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设立英德县浛属怀义都流陈图。

清道光十六年(1836)设立流陈乡。

新中国成立后,设立水边乡,隶属于英德县第二区。

1952年3月设立英德县第二区。

1955年8月设立水边区。

1958年9月属跃进人民公社。

1959年4月从跃进人民公社析出设立水边人民公社;同年11月并入西牛人民公社。

1960年从西牛人民公社析出设立水边人民公社。

1983年7月撤社设立水边区公所,1986年11月撤区设立水边镇,沿用至今。

1995年9月划归清远市飞来峡管理区。

2001年10月,从原清远市飞来峡管理区划回英德市。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