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阳城镇

行政地名: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阳城镇 行政隶属:阳山县 行政代码:441823119
长途区号:0763 邮编代码:511500 车牌号头:粤R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约14.84万人 人口密度:约757人/平方公里
辖区面积:约196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

因是阳山县县城,故名阳城。

基本介绍:

阳山县辖镇。县府驻地。原称附城区,1952年仍称附城区,1958年10月改公社,属连阳各族自治县。1960年属阳山县。1983年撤公社复设区。1984年,附 ? 城区并入阳城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196平方公里,人口7万。国道107线、省道1911线过境。连江纵贯境内。辖城北、城南、暗浪陂、上半村、大莲塘、雷公坑、麻地冲、畔水、岭间塘、通儒、屋村、元江、黄竹、车路、石坳、麦冲、双塘、青山18个管理区(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煤炭、电力、水泥等。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反季节蔬菜。境内贤令山为旅游地。

鸣翠谷旅游风景区

鸣翠谷旅游风景区位于清远市阳山县3公里处的城郊,距离广州180公里,车程仅为2个小时。从广州出发,走广清高速,再接上清连高速,在阳山出口后第一个路口左转,顺着指示牌走8分钟即可到达。鸣翠谷景

神笔山

神笔山,位于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阳城镇畔水管理区岭头塘。神笔山生态旅游区:被誉为岭南一绝的“神笔洞旅游度假区”,是阳山县新发现和刚开发的高品位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景区位于阳山县城西北9公里的近郊

历史沿革:

西汉时,阳城镇为阳山县治。

明、清代,连江河南属通儒乡分地,河北为常岁乡分地。

民国三年(1914年),称附城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5月,改称附城乡,属一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初,仍称附城乡,属一区。

1957年10月,称附城乡。

1958年10月,阳山并入连阳各族自治县时称阳山人民公社。

1960年10月,恢复阳山县称附城人民公社。

1964年6月,设立阳城镇。

1983年11月,撒社设区(镇)时改称阳城区。

1984年3月,附城区并入统称为阳山镇。

1987年1月,撤区设乡(镇)称阳城镇。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