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高岗镇
行政地名: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高岗镇 | 行政隶属:佛冈县 | 行政代码:441821104 |
长途区号:0763 | 邮编代码:511500 | 车牌号头:粤R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1.57万人 | 人口密度:约79人/平方公里 |
辖区面积:约198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
因驻地处较高山岗上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高岗镇人口数量为1.57万人,位列佛冈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位。
基本介绍:
高岗镇面积198平方公里,人口3万,客家人聚居,民风淳朴。从106国道至广州110公里,距县城佛岗26公里。
高岗有耕地2万多亩,山地20万亩。包括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林木资源、矿产资源度十分丰富。野生动物山猪、穿山甲、狐狸和白鹇等飞禽经常出现。宝石、瓷土等矿产漫山遍野。
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全年平均气温19.2度,全年无霜期320天,年均降雨量2200毫米,土壤肥沃,适宜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和种养业。
高岗镇是客家地区,主要以客家话交流,白话也能沟通,普通话也可以通行。
客家人热情好客。逢年过节招待客人,客家人追求"丰盛",要量多样式多。据说,由于客家人说话高亢,所需盐量大,因此喜咸。客家地区较少吃鹅,认为鹅有毒,会引发旧病。
客家捻肉是高岗客家人春节餐桌上的第一道主菜。捻肉的制法很简单,就是将买回的猪肉(最好是带皮的半肥瘦五花肉,配以五香粉、蒜苗、蚝油、陈皮、烧酒、豆豉南乳、白糖、味精等,将佐料与猪肉拌均,装瓦钵放在锅里蒸熟;蒸熟的捻肉放在通风干爽的棚上藏好以后每餐食用时再蒸一次即成。蒸时加笋干、冬菇等配料,其味道更加香醇可口。客家捻肉一般吃到元宵节,如果想尝客家捻肉味,就一定要赶在元宵节之前。
酸水豆腐也是春节必备的一道菜,客家人把酿豆腐看得和蒸捻肉一样重要,通常农家都酿1-2锅豆腐(2.5千克为一锅)。酸水豆腐并不酸,只是在做豆腐时用盐卤水代替石膏,其味道比石膏豆腐更好;且不易变质。但酸水豆腐制作原始,耗工费时。高岗镇的沙煲酸水豆腐相当出名,其特点是嫩、滑、爽、奇在煲不老,煲的时间越长,则越爽滑,假如煲时配以葱、蒜和鲜鱼,更是回味无穷。
历史沿革:
清朝嘉庆十八年(1813年),归属佛冈厅管辖。
民国三年(1914年),归属佛冈县管辖。
民国九年(1920年),属中区绥靖公署辖。
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北江善后公署辖。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广东省第二区行政督察公署(即韶关公署)辖。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属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粤北师管区辖。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第二专署督察区辖。
1949年10月,归佛冈县第二区人民政府管辖。
1950年4月,成立高岗乡,归佛冈县第三区人民政府管辖。
1959年5月,成立高岗人民公社。
198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撤销公社建制,改设区公所。
高岗公社改为高岗区公所,辖礼溪、长江、墩下、廖排、宝山、路下、高岗、新联、高镇、东坑、新街、三江、漏坑13个乡。
1987年1月,广东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决定将高岗区公所改镇,成立高岗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