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

行政地名: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 行政隶属:开封 行政代码:410225
长途区号:0378 邮编代码:475000 车牌号头:豫B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约79万人 人口密度:708人/km²
辖区面积:1116平方公里
地名 人口数量 辖区面积 行政代码 下属单位
固阳农科所 410225406
孟寨乡 约2.5万人 约38平方公里 410225206
许河乡 约2.4万人 约42.75平方公里 410225207
葡萄架乡 约2.5万人 约49.92平方公里 410225208
闫楼乡 约2.6万人 约25平方公里 410225209
中原石油勘探三公司 410225400
仪封园艺场 410225401
造纸林场 410225402
柳林林场 410225403
三义寨乡 约5.3万人 约60平方公里 410225201
仪封镇 约4.2万人 约118.72平方公里 410225108
小宋镇 约3.8万人 约73平方公里 410225107
桐乡街道 约6.37万人 约32.24平方公里 410225002
惠安街道 约3.95万人 约35.92平方公里 410225003
固阳镇 约5.8万人 约66.58平方公里 410225101
南彰镇 约5.6万人 约76平方公里 410225102
考城镇 约7.8万人 约94平方公里 410225103
红庙镇 约5.1万人 约63.8平方公里 410225104
谷营镇 约4万人 约55.16平方公里 410225105
东坝头镇 约2.9万人 约77.45平方公里 410225106
    邮编:475300代码:410225区号:0378拼音:Lankao Xian
    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开封市东侧。总面积1116平方千米。总人口79万人(2008年)。
    兰考风情
    一、悠久历史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兰考县紧靠黄河,很久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相传黄帝蚩尤曾途经县境,黄帝的儿子青阳氏(郭沫若认为是少昊氏一酋长)死后埋葬在青陵岗,即今本县红庙镇青龙岗村。再根据县境及其附近的伯牛岗(杞县崔林河东岸)、牛牧岗(民权县双塔东)、窦固堆(东明县境内)等地出土的石器、陶器等文化遗迹证明,远在五六千年以前就有先民在这一带繁衍生息。
    古时候,今兰考县境属豫州之地。西周时期,其西部属卫国,东部属戴国。历来分别设置了东昏县和谷县,进而演变为兰阳、仪封和考城三县。今日兰考县就是由历史上的兰封(由兰阳、仪封合并)考城两县合并而成。
    二、灿烂文化
    兰考素称“孔子过化”之地、文荟之乡、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文人志士和在此为官做事的外地贤达名人,他们不但留下了蜚声遐迩的政绩,还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同时,历代还留下许多名胜古迹和传说典故,虽然大都不复存在但至今仍为人们怀念和称颂。
    重文资教、蔚然承传。兰考历来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且素有讲学之风。远在春秋之季,就有孔子周游列国,由鲁适卫至南鄙仪邑村人请见的故事被载入史册。汉代的史弼讲学,有学生数百人。杨伦讲学,弟子达千人以上。由于历代重视文化教育,培养造就了许多文人志士。据不完全统计、兰考历史上辟荐、科举的人士达1400多人,其中进士、举人就有319人。考中文状无的有王鄂(元)、考中武状元的有杨廷弼。
    名着佳作,通古鉴今。历史上,县内文人志士的着作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约有301种。这些着作由于受社会时代的局限,带有很强的阶级性。有不少着作宣扬忠君思想,为封建统治阶级树碑立传,但也不乏对劳动人民受苦受难的同情和呐喊。如:封人请见(论法、八佰)、上治河蔬(明潘季训)、谕屠牛文、催租吏、座右铭等。
    昔日胜迹,二十四景。勤劳智慧的兰考人民不但缔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史,而且还遗留下了无数宝贵的名胜古迹,但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名胜古迹被河水淹没,昔日的巍巍壮观荡然无存,只有空名或美谈流传下来,被后人称颂和怀念。最有名的是三景区二十四景:兰阳八景是秦台烟柳、马蹄渔唱、白山樵歌、韩陵晓月、黄河旧迹、东昏废城、留侯遗冢、陈平古庙;仪封八景是景文故宅、琉璃圣井、金花女营、归城晓月、楝宛春花、挖泥落雁、青陵樵唱、黄渡渔歌;考城八景是盟台夕照、仙观飞霞、江墓秋风、李祠雨露、傅塔明檐、梁村曲水、古道柳烟、沁河桃浪。
    遗迹难觅、典故长存。兰考县境内有许多古迹,大多无迹可寻,但却留下了有趣的典故,至今仍令人们难以忘怀。较有名的古迹有:请见亭、庄周故里、渡蚁桥、丁岗康王庙、老君堂、铜牙城、白茂岗、豹陵、尖冢等。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