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

行政地名: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 行政隶属:焦作 行政代码:410822
长途区号:0391 邮编代码:454100 车牌号头:豫H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约42万人 人口密度:854人/km²
辖区面积:492平方公里
地名 人口数量 辖区面积 行政代码 下属单位
清化镇街道 约6.35万人 约18.7平方公里 410822001
鸿昌街道 约6.6万人 约33.75平方公里 410822002
柏山镇 约3.71万人 约26.8平方公里 410822101
月山镇 约2.62万人 约30平方公里 410822102
许良镇 约4.7万人 约29.9平方公里 410822103
磨头镇 约2.51万人 约46.5平方公里 410822105
孝敬镇 约3.96万人 约60.29平方公里 410822106
寨豁乡 约5600人 约148平方公里 410822200
金城乡 约4.3万人 约28.13平方公里 410822203
    博爱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豫晋两省交界处,隶属焦作市管辖。全县面积435平方公里,人口40万,辖5镇2乡2街道办事处,204个行政村。
    博爱县历史由来。秦时属野王邑,汉时属河内郡,唐时曾设太行县,之后长期属河内县。1927年冯玉祥将军主豫时,根据吉鸿昌将军的呈请,取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中的“博爱”两字,设置博爱县。
    博爱县区位优越。博爱是联系豫西北晋东南的重要通道,地处中原城市群“1小时经济圈”,三条高速、四条省道、五条铁路贯穿全境。正在规划建设的太焦高铁、焦济洛城际铁路将在博爱并线设立焦作西站,博爱正从普通铁路的边缘地带进入高速铁路的节点时代。当前,博爱紧紧抓住青天河景区游客流较大的优势,抓住太焦高铁和新焦济洛铁路在博爱交叉建站的节点契机,抓住电商产业带动起来的物流快速发展契机,截住“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力争到“十三五”末,初步建成豫西北晋东南重要节点城市。
    博爱县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占全县总面积三分之一的北部山区,拥有储量丰富的粘土、铝矾土、铁矿、石灰石、硫铁矿等二十余种矿产资源。与煤炭大省山西毗邻而居,是豫北地区重要的煤炭集散地。拥有蓄水量达2070万立方米的青天河水库,水资源供应充足。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两个国家级重点工程均途经博爱。西气东输万里管道第一个分输站设在磨头镇,晋城煤层气通豫工程从博爱经过,丰富的煤、水、气资源,加之优越的区位交通,发展工业条件得天独厚。
    博爱县旅游业不断壮大。青天河风景区是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区、国家5A级风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被誉为“北方小三峡”;建于金代的八极拳发祥地月山寺是中原四大名寺之一,曾与少林寺齐名,乾隆皇帝三次来此巡游;在县城西部,有我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竹林,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科学研究价值,还有独特的景观价值。
    博爱县产业分布极具特色。全县大致可以划分为三条经济带,一是中部工商业经济带,面积约95平方公里,是全县人口密度最大、人均耕地最少、工商业最发达、经济最活跃的板块,该经济带占全县经济总量的60%,是博爱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我县的产业集聚区就位于该经济带。二是南部高效农业经济带,面积约180平方公里,是博爱县高效农业发展区,区域内有蔬菜基地、葡萄、鲜桃等鲜果基地和肉牛、生猪、蛋鸡等养殖基地,集约化高效农业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三是北部山区旅游矿产资源经济带,面积约160平方公里,主要产业有旅游业、林果业、矿产品开采加工业和运输业等。
    博爱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博爱县是全省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和扩权县。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4%。县域经济综合排名前进10位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06亿元,增长8.6%,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税收比重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人居环境、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