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魏县沙口集乡

行政地名:河北省邯郸市魏县沙口集乡 行政隶属:魏县 行政代码:130434202
长途区号:0310 邮编代码:056800 车牌号头:冀D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约4.29万人 人口密度:692人/平方公里
辖区面积:62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小杨庄村 130434202223 地名由来: 大杨庄、小杨庄二村原为一村。明初先民由外地迁此时,附近玉皇庙前有棵大杨树,遂取村名大杨庄。民国初年,村内一小部分人迁出村外居住,称为小杨庄。 小杨庄有3个...【详细】
大杨庄村 130434202222 地名由来: 大杨庄、小杨庄二村原为一村。明初先民由外地迁此时,附近玉皇庙前有棵大杨树,遂取村名大杨庄。民国初年,村内一小部分人迁出村外居住,称为小杨庄。 大杨庄村有...【详细】
东张庄村 130434202221 东张庄有6个村民小组,位于沙口集乡东北部,面积1.3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425人,流动人口400人。现有党员30人,其中:男性26人,女性4人。村支部、村委会“两委”班子6人。全村主要...【详细】
小斜街村 130434202219 地名由来: 大斜街、小斜街该二村原系一村。因村中街斜取名斜街,后被洪水冲成两村,各按村落大小称大、小斜街。 小斜街村有4个村民小组,位于沙口集乡西南部,面积0.6平方公里...【详细】
马头村 130434202218 地名由来: 据传,北宋与辽国打仗时,此处为马头寨。以此取村名马头寨,后简称马头。 马头有16个村民小组,位于沙口集乡西北部,面积2.7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973人,流动人口482人...【详细】
刘屯村 130434202217 刘屯村有9个村民小组,位于沙口集乡北部,面积2.6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755人,流动人口560人。现有党员102人,其中:男性92人,女性10人。村支部、村委会“两委”班子7人。全村主要...【详细】
郑二庄村 130434202216 地名由来: 明初郑姓先民由山西迁此,一部分人定居临漳县郑庄;另一部分人居此立庄,取名郑二庄。 郑二庄有4个村民小组,位于沙口集乡东北部,面积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445人,...【详细】
斗门村 130434202215 地名由来: 有三种说法:一是据传斗门村是宋朝穆桂英与白天佐打仗时一个阵角名,后被引为村名;二是穆桂英的兵当时叫门,住在该村,兵要打仗,打仗即斗争,故叫斗门村;三是漳...【详细】
岗上村 130434202214 地名由来: 明初先民由外地迁此时,居住地低洼,常遭水灾,后移居在高岗上,故取村名岗上。 岗上村有4个村民小组,位于沙口集乡东部,面积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07人,流动人口...【详细】
北辛庄村 130434202225 地名由来: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魏县城被洪水淹没,归大名管辖,改名北辛庄。 北辛庄村有5个村民小组,位于沙口集乡北部,面积0.9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05人,流动人口20人。...【详细】
南沙口村 130434202224 地名由来: 建于明初,因地位于漳河南岸,沙堆很多,又是一漳河渡口,故取名南沙口。 南沙口村有8个村民小组,位于沙口集乡南部,面积2.6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219人,流动人口1...【详细】
杜二庄村 130434202213 杜二庄村有8个村民小组,位于沙口集乡西南部,面积2.1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508人,流动人口600人。现有党员64人,其中:男性57人,女性7人。村支部、村委会“两委”班子7人。全村主...【详细】
漳河村 130434202211 地名由来: 该村先民明初迁此,居住在漳河故道内而得名漳河村。 漳河村有12个村民小组,位于沙口集乡中部,面积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650人,流动人口500人。现有党员29人,其中:...【详细】
大庄村 130434202210 地名由来: 该村是由原马街、朱街、和义村、小景村组合而成,因村大得名大庄。 大庄村有10个村民小组,位于沙口集乡西北部,面积3.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088人,流动人口1500人。现...【详细】
陈小屯村 130434202208 陈小屯有10个村民小组,位于沙口集乡中部,面积2.6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036人,流动人口1036人。现有党员69人,其中:男性57人,女性12人。村支部、村委会“两委”班子4人。全村主要...【详细】
和顺社区 130434202002 社区 和顺社区是河北省邯郸市魏县沙口集乡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4342020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30434。邮政编码为056800,长途电话区号为0310 ,车牌号码...【详细】
河沟村 130434202207 地名由来: 据传该村因地处漳河故道而得名河沟。 河沟有6个村民小组,位于沙口集乡西北部,面积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01人,流动人口261人。现有党员21人,其中:男性18人,女性3人...【详细】
贺祥社区 130434202001 社区 贺祥社区是河北省邯郸市魏县沙口集乡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1304342020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30434。邮政编码为056800,长途电话区号为0310 ,车牌...【详细】
大斜街村 130434202205 地名由来: 大斜街、小斜街该二村原系一村。因村中街斜取名斜街,后被洪水冲成两村,各按村落大小称大、小斜街。 大斜街村有7个村民小组,位于沙口集乡西部,面积3.33平方公里。...【详细】
牛冯庄村 130434202203 牛冯庄村有4个村民小组,位于沙口集乡东部,面积1.2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360人,流动人口460人。现有党员55人,其中:男性51人,女性4人。村支部、村委会“两委”班子5人。全村主要...【详细】
集东村 130434202202 集东村有7个村民小组,位于沙口集乡中部,面积1.2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815人,流动人口330人。现有党员39人,其中:男性33人,女性6人。村支部、村委会“两委”班子6人。全村主要以...【详细】
集西村 130434202201 集西村有6个村民小组,位于沙口集乡中部,面积1.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805人,流动人口156人。现有党员53人,其中:男性41人,女性8人。村支部、村委会“两委”班子6人。全村主要以...【详细】
六十疃社区 130434202074 社区 地名由来: 建于明代,因村东南玉皇庙前有六个石狮子得名陆狮疃,后演变成六十疃。 六十町居委会有5个村民小组,位于沙口集乡西北部,面积2.3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543人,流动人...【详细】
沙圪塔社区 130434202073 社区 地名由来: 明初先民由山西迁此定居,居住地东有1个沙土堆,西有2个沙土堆,故据地貌取村名沙圪塔。 沙圪塔居委会有8个村民小组,位于沙口集乡西北部,面积2.67平方公里。户籍人...【详细】

地名由来:明初先民由外地迁此,当时为一片沙滩,又处于漳河北渡口,故取村名北沙口。明嘉靖三十三至三十五年(1539~1541)间该村修筑了围寨,兴起了集市,遂改村名为北沙口集。后人简称沙口集。

2022年11月,沙口集乡被确定为河北省第一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特色村镇。

2022年3月,沙口集乡被确定为邯郸市2020—2021年度市级文明村镇。

沙口集乡(ShakoujiXiang)位于河北省魏县东南部,距县城10千米。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4.29万人(2002年)。辖26个行政村,乡0驻沙口集村。魏(县)大(名)公路过境。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建有辣椒种植和加工基地;甜瓜、食用菌基地;鸭犁、葡萄种植基地;重点发展蔬菜产业,与德政镇联合在两地建成了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通过实行品牌农业,实现了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沙口集乡位于魏县东南部,距县城10千米。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4.29万人(2002年)。辖26个行政村,乡0驻沙口集村。魏(县)大(名)公路过境。

全乡耕地70077亩,26个行政村;设党政综合办公室、农业办公室、农经站、社区新貌

统计站、计生站、民政所、财政所;下辖11个乡直支部。建成以刘屯、漳河村为主的辣椒种植和加工基地;以马头、六十疃为主的甜瓜、食用菌基地;以斗门为主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有牛冯庄、南北拐为主的鸭犁、葡萄种植基地。利用地域优势,以果品市场为依托建成蔬菜瓜果的集散地;投资400万元建成以马头、六十疃为中心的万亩农业示范园区。沙口集乡逐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在企业登记、金融贷款、财政支持等方面作出一系列便民、优惠、快捷的服务政策和措施。对重点项目建设实行四位一体的项目包保责任制,在资金、土地、技术等方面优先扶持,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大力度整治经济环境,优化环境,搞好发展服务。努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社会氛围。目前,行政执法部门“吃、拿、卡、要”的少了,提供服务、信息政策咨询的多了,态度好了。针对当前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特别是农产品上市、农业产业化企业需要大量流动资金,在财政、信贷等方面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倾斜,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历史沿革

1953年建沙口集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设乡。辖集西、集东、陈小屯、沙疙瘩、杜二庄、大斜街、李家口、南沙口、段家庄、南北拐、岗上、牛冯庄、大屯村、-、六十町、河沟、张家河、斗门、郑二庄、大杨庄、小杨庄、北辛庄、东张庄、刘屯、马头、小斜街26个行政村。

-经济建设

乡党委、0号召农民发展高效农业,号召30名文化水平高、头脑灵活、懂农业技术蔬菜基地

的乡镇工作人员到村承包土地,以此引领农民发展高效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根据当地实际,纷纷开展农业大棚蔬菜种植这一短平快项目。为给下村干部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乡党委、0让他们实行田间地头点名,住进大棚,并从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给予扶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群众了解了高效农业,调动了全乡农民的积极性。为了解决建棚农民资金难问题,这个乡按照大棚造价的70%帮助农民协调建棚贷款。该乡已建70多个大棚,种植户平均每人增收2000多元。使农民在短期内尝到了高效农业的甜头。沙口集乡重点发展蔬菜产业,通过资金帮扶、政策支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评比蔬菜种植能手等手段,进一步激励农民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与德政镇联合在两地建成了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并形成了2.5万亩特色蔬菜和出口创汇蔬菜园区。该蔬菜区蔬菜种植面积11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5万亩,年产量30万吨。在国内销售主要以天仙果菜市场为主要销售渠道,蔬菜销售辐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周边省市县。由于该镇蔬菜产业发展迅速、档次提升,涌现出了永丰果蔬、华腾果蔬等一批出口企业。

沙口集乡积极鼓励民企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一举措,加大科技宣传普及力度,鼓励民营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每年组织民营企业和主管部门参加各类招商、贸易、科技会展洽谈活动,与经济发达地区和科研院所广交朋友,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开展科技研发,引进专利技术,促进民企产品更新换代。

-农业发展

沙口集乡重点发展蔬菜产业,通过资金帮扶、政策支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评比蔬菜种植能手等手段,进一步激励农民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与德政镇联合在两地建成了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并形成了2.5万亩特色蔬菜和出口创汇蔬菜园区。该蔬菜区蔬菜种植面积11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5万亩,年产量30万吨。在国内销售主要以天仙果菜市场为主要销售渠道,蔬菜销售辐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周边省市县。由于该镇蔬菜产业发展迅速、档次提升,涌现出了永丰果蔬、华腾果蔬等一批出口企业。

-林业发展

沙口集乡为改善环境,绿化乡镇,大力响应县林业“十一五”规划。实行高标准农田林网林业带

建设。抓好农林复合经营精品农田林网样板建设,本着因害设防,防灾、减灾的原则,利用地界、田间小道、垄沟栽植林带,以带状、团状栽植模式为主,建设高标准农田防护林网万亩,网格控制面积亩,构筑农田生态屏障,实现林茂粮丰、林丰粮增,农林复合化的绿化新格局。进一步提高绿化标准,建设绿化乡镇内所有街道,以及乡镇外的道路、沟渠、闲散街道。同时,城区各单位要积极开展庭院绿化,拆墙透绿,创建花园式单位。按照国家林业局近期颁布的《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城区绿化要实现绿化覆盖率,人均占有公共绿地平方米。通过抓好农林复合经营农田林网精品工程建设,使乡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业资源快速增长,林果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路河渠基本实现绿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果产业体系,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路渠林带化、农林复合化、果品优新化,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沙口集乡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明生态家园。

-民营企业

沙口集乡积极鼓励民企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一举措,加大科技宣传普及力度,鼓励民营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每年组织民营企业和主管部门参加各类招商、贸易、科技会展洽谈活动,与经济发达地区和科研院所广交朋友,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开展科技研发,引进专利技术,促进民企产品更新换代。

-乡镇企业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沙口集乡东张庄砖厂

魏县第二油棉厂

魏县沙口集冀光针织有限责任公司

魏县塑料门窗厂

河北省魏县沙口集乡浸出油厂

-文化遗产

魏县沙口集乡遗存着土布织染的工艺,粗糙中蕴含着精美,质朴里散发着浓郁的土布织染

传统手工艺术品古老又清新的气息。这种传统的土布织染如今被称为“魏县土纺土织”,始于宋代,兴于明清,盛于新中国建国初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魏县沙口集乡有着悠久的土纺土织土染的历史渊源。据史料记载,在1980年以前,农家几乎都有纺车、有织机,家家纺线,户户织布,招揽花布印染生意的拨浪鼓声不绝于耳。“姑娘年十八,织布又纺花,心灵手又巧,找个好婆家。”心灵手巧的织女祖祖辈辈传承着纺织技艺,创造出了条、格花纹布花色图案200余种,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不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弥足珍贵的文化研究和收藏价值。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这种土布织染在现代纺织业的冲击下,纺车停摇、织机下岗、染房关闭,民间织染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当人们再次认识到土布织染所蕴藏的多重价值的时候,历史的时钟已经指向2005年7月,乡0普查人员进乡村、入农户、访织女、找土布、寻觅织机和纺车,抢救民间织染专项行动迅速展开。2006年6月,“魏县土纺土织”被列入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王氏墓地

王氏墓地位于魏县沙口集乡,年代为明、清。王氏墓地为邯郸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