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板城镇荞麦峪村

行政地名:荞麦峪村 行政隶属:板城镇 行政代码:130827103216
长途区号:0314 邮编代码:067000 车牌号头:
行政级别:

地名由来:因村范围为荞麦峪一条沟内得名。村驻地孙家杖子。清道光末年,孙氏始此定居,故以姓氏取名孙家杖子。

(一)基本情况。荞麦峪村位于板城镇北部,全村228户,790口人,其中:少数民族770人,贫困户160户,贫困人口546人。全村共有6个自然村,8个居民组。总面积1.2万亩,其中山场面积1.06万亩,耕地面积700亩,河滩面积700亩。农民经济收入主要靠传统农业和外出打工,全村共有猪存栏98头、羊存栏80只,鸡存栏360只;成年栗树2800棵,幼树19000棵。村两委班子共有6人,班子平均年龄为45岁,全村有党员38名。

(二)发展优势。一是距承秦高速公路较近。承秦高速公路板城镇出口距荞麦峪村较近,从该村板城镇10分钟,到县城20分钟,到承德市区的车程缩短到1小时左右,这为该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二是荞麦峪村环境保护较好,空气清新,地下水充足,没有受到污染,具有发展的后发优势。三是该村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山地有利于种植板栗、和山楂,且板栗以色泽鲜艳、含糖量高、甘甜芳香和营养丰富闻名,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为发展板栗种植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土地属河滩地,有利于发展食用菌大棚。四是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全村比较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较好。

(三)存在问题。一是经济欠发达,村民收入低。由于村民思想守旧、观念落后,导致致富信心不足,靠传统种植业维持温饱,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497元,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70.1%。二是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到0.8亩,均为旱田和改河造田地,土地贫瘠,十年九旱,风灾、雹灾等自然灾害频发,致使农户脱贫了又返贫。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荞麦峪村沟岔很多,居住十分分散,距镇政府9公里,村与镇之间的公路年久失修,影响通行;各自然村之间、村内各户之间缺少硬化的水泥路;宽带互联网、自来水等尚未接通。

荞麦峪村与下板城村、椴树沟村、土牛子村、上板城村、北沟村、山西村、岔沟村、南沟村、峡沟村、双庙村、西村村、安达石村、西李杖子村、崖门子村相邻。

荞麦峪村附近有塞外蟠龙湖旅游风景区、万塔黄崖寺、塞北江南、潘家口水库、都山森林公园、王厂沟景区等旅游景点,有宽城板栗、满族旗鞋、宽城栗蘑、宽城蓝印抹花布、承德银器、承德老酒等特产,有热河二人转、宽城剪纸、撒河灯、宽城背杆、丰宁满族剪纸等民俗文化。

板城镇行政区划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尖山子村 130827103217 地名由来: 清乾隆年间有人始此定居,因住所西有一座山,主峰很尖,故得村名尖山子。 尖山子村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板城镇西北部,全村总面积1.185万亩,耕地面积1125亩,15个村民小...【详细】
荞麦峪村 130827103216 地名由来: 因村范围为荞麦峪一条沟内得名。村驻地孙家杖子。清道光末年,孙氏始此定居,故以姓氏取名孙家杖子。 (一)基本情况。荞麦峪村位于板城镇北部,全村228户,790口人,其...【详细】
东杖子村 130827103215 地名由来: 据张氏家谱记载,清乾隆末年,张氏由崖门子迁此定居,因位于崖门子东,取村民东杖子。 东杖子村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东11公里处,板城镇西北位置,全村总面积1.05万亩...【详细】
崖门子村 130827103214 地名由来: 因村驻地崖门子得名。据苏氏碑文记载,清乾隆十四年苏氏来此始居,因村南面有两座山崖,直立对峙、形如门,以此得村名崖门子。 崖门子村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板城镇...【详细】
西李杖子村 130827103213 地名由来: 因村驻地李杖子又区别于东李杖子村,故名。村驻地李杖子。相传清乾隆末年,李氏始此定居,以姓氏取名李杖子。 西李杖子村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板城镇西部,宽陵公路...【详细】
安达石村 130827103212 地名由来: 据传,清乾隆初年有人始居。安达石,满汉合璧地名。安达:满语,伙伴,朋友。石:汉语,石头。早年附近山上有两个相依在一起的大石柱,似一对伙伴。故该地以此得名...【详细】
西村村 130827103211 地名由来: 因村范围原属安达石西部分,故此得名。村驻地北大岭。据传,清道光年间有人始居,因村西一大山岭,位于峪耳崖北,俗名北大岭,村庄由此得名北大岭。 西村位于宽城...【详细】
双庙村 130827103210 地名由来: 清乾隆末年有人始此定居,因村庄两头儿各建一庙,故得村名双庙。 双庙村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板城镇西南部,西南与峪耳崖镇接壤,毗邻承秦出海路。全村总面积1.155万亩...【详细】
峡沟村 130827103209 地名由来: 因村范围大部为峡沟内得名。村驻地侯家庄。清顺治年间,侯氏一家从山东迁此定居,形成村落后取名侯家庄。 峡沟村位于板城镇东南部,东与亮甲台村毗邻,北与北沟村...【详细】
南沟村 130827103208 地名由来: 因村范围为南沟内得名。村驻地上台子。清康熙末年,一张姓人家由关里迁来此地定居,因房舍建在高台上,故得村名上台子。 南沟村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板城镇南部,东...【详细】
岔沟村 130827103207 地名由来: 相传李氏一家从关里迁此定居,因村庄座落于三条山沟的交叉口处,故得村名岔沟。 岔沟村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东宽凌公路沿线, 板城西南部,东与下板城村毗邻,北与山...【详细】
山西村 130827103206 地名由来: 因村范围位于下板城西侧的山下得名。村驻地河东。清顺治末年,许姓人家从山东迁此定居,因村庄座落在浑河的东岸边,故名河东。 山西村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板城镇板...【详细】
北沟村 130827103205 地名由来: 人民公社时建北沟大队,建村时沿用北沟名。村驻地沈杖子。清顺治年间,沈氏两家由遵化迁此定居,逐渐形成村落后,取名沈杖子。 北沟村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板城镇北...【详细】
上板城村 130827103204 地名由来: 相传有崔、庞二氏从山东迁此定居,该地北面有陡峭山崖围绕,其形犹如城墙,形成上下两村落后,以此取名上板城和下板城。 上板城村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板城镇东部,...【详细】
土牛子村 130827103203 地名由来: 清康熙四十七年,张氏一家从山东迁此定居,时村东有一土丘,形似卧牛,由此得村名土牛子。 土牛子村位于板城镇北部,东与椴树沟村毗邻,北与龙须门镇二道杖子村为...【详细】
椴树沟村 130827103202 地名由来: 因建村时驻地椴树沟得名。现驻地西庄。因位于椴树沟西,故名西庄。 椴树沟村位于板城镇东北部,东与大字沟乡毗邻,北与龙须门镇广东山村为邻,全村总面积2.85万亩。...【详细】
下板城村 130827103201 地名由来: 相传有崔、庞二氏从山东迁此定居,该地北面有陡峭山崖围绕,其形犹如城墙,形成上下两村落后,以此取名上板城和下板城。 下板城村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东部,镇政府...【详细】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