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王陶镇义和村

行政地名:义和村 行政隶属:王陶镇 行政代码:140431105215
长途区号:0355 邮编代码:046000 车牌号头:
行政级别:

一、村名的来历:

相传在西汉末年,公元9-25年即王莽赶刘秀期间,在义和村的窑门前一带和现在义和村地带就已有人居住,当时在其周围还有阳坡、西洼、猗稍泉等多个小山庄,因其他当地人豪爽侠义,固名为“义和”,所以当时在窑门前一带居信的称南义和村,在现在义和村居住的称北义和村。现在,在义和村窑门前带还能找到旧时的砖瓦残垣,昔日风貌隐约显。

当时,南义和村人多以郭姓为主,北义和村人以候、史两姓为主,现在的韩、岳两姓是在明朝中期嘉靖年间陆续由文水石永和河南汤阴县陆续迁来,现在,义和村还有“候泉峪”史家峪等地名。

关于义和村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南义和村有一名郭万山的大户,家丁众多,土地肥沃,有年春,三个月未见点滴雨,以农为主的庄稼户天下种,百姓焦急万分,求天祷地,数米下锅,度日如年,郭万山此时却说,三年不下一滴雨,我家粮仓还有米,屯屯吃上干涝饭,永远饿不死我郭万山。俗话说,人怕欺客,活怕欺天,事也凑巧,就在当晚,郭家整个庄院被天各之火燃烧一空,殃及到南义和村的居民,在百般无奈之下,南义和村的人纷纷搬在了北义和村居住,双村的人为了和平共处彰显义庄,把北义和村就叫做现在的“义和村”一直沿用至今。

二、地理位置:

义和村位于距汾屯线西侧1.7公里,位于王陶乡政府北部6.5分时,东于益泽沟霎壤,南与王头相隔,西与阳儿凤相望,北于南坪相靠,户数108户,人口408人,男劳力120人,女劳力101人,现有七十岁老人32人,占地13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663.7亩,退耕还林面积463.9亩,村庄座北向南,呈梯形形状,村东有一清朝年间修缮的古庙一座,现在庙里雕刻精致,图案如生,因年久失修多处瓦砾残落,村中央新建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文化广场平坦,且接有各种健身器材,丰富了村民的文娱活动。办公室后面紧靠一株百余年的参天杨树,虽历经沧桑,但依旧根深叶茂,仿佛像一把保护伞站立在那里,呵护着义和人民。

三、隶属和体制沿革

在前清时期,义和村就隶属沁源县管辖,抗日战争时期,义和属于沁源第五区所辖,一九五六至一九五七年隶属于黄段乡,一九五八年隶属王陶人民公社,一九八三年至今,义和村隶属王陶乡。

义和村在人民公社期间就下设四个生产小队,分别是义和村第一小队,第二小队,阳坡第三小队,西洼第四小队。

四、民族姓氏

在西汉末年,郭、候、史等姓迁到此地居住,经长约两千年的发展变迁,有韩、岳、王、孙、郝、孟、冀、朱、李、史、樊、高等姓氏陆续迁入居住,虽然姓氏较多,变动较大,但民族成分单一,均为汉族,并且有一套一致的礼仪章程和民族风情。

五、民俗民情

义和村风俗简朴、道德文明向上,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越来越多的旧风陋习逐渐废弃,解放前的父母包办婚姻,遵循的“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等传统彻底打破,新风尚下提倡自由恋爱,和谐生活。

旧时妇女在家庭、社会中没有地位,被逼裹脚等习俗一去不复返,如今的妇女意选担任干部,真正撑起了“半边天”。

义和村历史先人以农为主,勤劳耕作,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靠传统的生产方式维持生计。他们以“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为家教宗旨,倡导子女起支礼,注重文化教育的同时,还十分注重传统美德教育。

建国前,受传统观念影响,义和村多以四喜同堂,五世同堂为主,认为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最好,因此,村内院落以四合院,窑洞为主,家庭等观念较深,正房、下房布局分明,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解放,且进一步深化,村民逐渐树立起要想方便,一家一院,老人户、儿女户、三人户、两口家在村越来越多,随着经济突飞猛进,半农半副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浓,由于受到新时潮的影响,村民从事运输业和第三产业的开发成效显著,村民的年收入由建国前的180元变为现在的1.8万元,整户提交了100倍,随之而来的是村貌焕然一新和民风的积极上进,随着网络的普及,村级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村级规划越来越走向正规,村民民主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和推进,村民参与政治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幅度进一步拓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在“中国梦”有力感召下一个由内向外美丽富饶,热情诚恳的义和村展显有世人面前。

六、历史名人

义和村人杰地灵,从古至今人才辈出,历史上勤劳智慧的义和村人有爱国思想和独特的眼光,有创业思想和走出去的意识,不胜枚举。有韩清汉原任青海省公安厅厅长。

韩忠杰原任泉州市人大副主任

岳光斌原任内蒙古商业厅处长

韩殿举孝义武装部置业后调原任孝义粮食局局长,在周围沁源二年半时,在义和村等畔则上把千米之外的一名日军队长击毙,曾荣获过“神-”等光荣称号。

韩永光原任介休县委主任

岳光恒原任沁源县县委宣传部长

王恩信原任县农机局长、计委主任等职

孟政原任沁源县政协办副主席

韩保国原任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郝金才原任花坡乡-

韩国斌原任沁源县工商联副主任

现在在工作岗位上的还有:

韩再川任省第三建筑程公司经理

韩兔平任沁源县沁新财务总监

史小宁任省邮电局纪检科长

孟立任沁源县法庭执行庭庭长

这些奋斗在不同岗位上的义和村人,精于业务,勤于奋斗,在名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一定好评。此外,在抗日战争时期及有许多义和村人前赴后继,为祖国的解放和独立抛头颅洒热血,先后有七人为国捐躯。他们是:

朱光明1924—1946年,在运城战斗中牺牲

岳光印1925—1944年,在浮山战斗中牺牲

岳超群1914—1945年,在古寨被日军杀害

岳光应1924—1944年,在浮山战斗中牺牲

王七小1919—1939年,失踪

韩学功1920—1941年,在沁源王陶战斗中牺牲

在地方被日军杀害人员:

岳国泰1920—1942年,在沁源县牛郎沟被日军杀害。

七、历任村干部及民间艺人

解放前义和村村干部名录

韩清汉、韩殿忠、韩清焕、岳光堂、韩殿丁

解放后义和村村干部(支书)名录

1949—1967年郝振明任支部书记

1967—1968年岳光太任支部书记

1969—1973年郝振明任支部书记

1974—1977年朱光标任支部书记

1978—1985年岳瑞义任支部书记

1986—1988年岳瑞功任支部书记

1989年张清汉任支部书记

1990年韩殿庆任支部书记

1991年李维民任支部书记

1992—1995年岳瑞功任支部书记

1996—1999年宋继成任支部书记

2000—2004年王春生任支部书记

2005年岳瑞义任支部书记

2006年至今韩殿敏任支部书记

义和村支村两委现任职名单:

韩殿敏任支部书记

岳春明任支部副书记

韩彩风任支委委员

岳林敏任村委主任

韩卫俊任村委副主任

张建梅任村委委员

义和村民间艺人:

孙学其,曾是义和村一名目不识丁的民间艺人,但他的快板书《大小不义》《韩湘子招亲》等享誉方圆数百里。

杨桂花,曾是义和村剪纸、裁缝第一人,其剪出的纸有《富贵图》《龙凤呈祥》《十二生肖》《观音送子》等是各家婚嫁的必备之品。

马支宁,手工纺麻绳,在我县也是一流的技艺在轻工系统手屈一指。

岳建中,书法大师,其作品曾秀入《中华书法大全》等国家级文书中。

畅双弟,义和村面食艺人,其捏的而今像“吉祥如意”“莲花佛手”等在方圆甚称一绝。

张玉珍,其绣的鞋垫,十字绣及是如生,像“蝉蝉吹笙”“-抱砖”等深受大家的喜欢,曾义务献军,是拥军模范。

义和村是名副其实的有识之村,文明之村,礼仪之村。义和村人正以自己的聪明睿智,奋发向上,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在各条线上。

王陶镇行政区划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土岭上村 140431105228 王陶乡土岭上村位于王陶乡西南部30公里处,全村共有80户人家,总人口300人,土地面积764亩,大牲畜300头,羊4000只,其中,杂粮508亩,土豆256亩。 土岭上村与花坡村、大峪村、黄段村...【详细】
花坡村 140431105221 2020年8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花坡村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 花坡村概况 花坡村位于沁源县王陶乡西南部,距汾屯公路23公里。现有38户,114口人,是一个以农牧为主...【详细】
大峪村 140431105220 大峪村位于王陶乡的西南部,全村总户数174户,户籍人口540人,拥有煤矿、铝矿厂,全村常住人口960余人,距离县城70公里,离乡镇住地10公里。 大峪村与花坡村、黄段村、王头村、义...【详细】
黄段村 140431105218 一、黄段村基本概况: 黄段村位于王陶乡西北方向距汾屯线3公里处,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人口总数689人,常住人口约350人,耕地面积1500亩,森林面积400亩,粮食生产以玉米、荞麦为...【详细】
王头村 140431105217 王头村简介 王头位于王陶乡西北部5公里,人口458人,耕地1000多亩,没任何煤矿企业。有5人联保合作社11个。其中是义盛养殖合作社(养羊)运行正常羊68只。所涉农户郝忠义2口人,郝...【详细】
义和村 140431105215 一、村名的来历: 相传在西汉末年,公元9-25年即王莽赶刘秀期间,在义和村的窑门前一带和现在义和村地带就已有人居住,当时在其周围还有阳坡、西洼、猗稍泉等多个小山庄,因其...【详细】
益泽沟村 140431105214 一、村名来历: 据古人传说益泽沟村原名叫凤凰村,以村地形地貌说,东为青龙西为黑虎山、北为凤凰山。凤凰山降落过凤凰,凤凰是吉祥鸟,无宝处不落,此名叫凤凰村。后来传说结...【详细】
豆壁村 140431105208 2020年8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豆壁村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 豆壁村简介 豆壁村位于王陶乡东部、汾屯线东2.4公里处,全村共有217户,669口人,党员22人。近年来,豆...【详细】
葫芦沟村 140431105207 葫芦沟村位于王陶乡东南方,距汾屯公路1.2公里。全村共有人口278人,83户,全村人均纯收入4000元,耕地337亩,其中通道52亩,森林面积5600余亩,有大小牲畜250余头,有养鸡专业户1个、...【详细】
松罗村 140431105206 松罗村位于王陶乡南部4.5公里处,全村共103户,357口人。党员16人,支村两委8人,村集体收入12.5919万元、人均收入6638元。松罗村现在的主导产业为农业,村民主要种植土豆和玉米。 松罗...【详细】
百草村 140431105205 2020年8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百草村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 百草村位于沁源县北部的王陶乡,距乡政府驻地约4.5公里,距离县城70公里,省道汾(阳)屯(留)公路从村西部...【详细】
任家庄村 140431105203 任家庄村简介 任家庄村位于王陶乡北5里处,全村总共有318户,1026口人,男劳动力有410人,女劳动力有302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517.2亩,人均1.48亩,通道绿化面积为289.9亩,退耕还林面...【详细】
下壁村 140431105202 下壁村 一、村名的由来 下壁村的“下”原来是“夏”,隋末,窦建德在河北称雄,建立夏国。村西后山有地名叫窦家堡(bu)子,据说是窦建德曾经在此居住过,村里窦姓男女视窦建德...【详细】
王陶村 140431105201 王陶村概况 王陶村位于沁源县的西北部,太岳山北麓汾屯公路串街面过。地理坐标东径112°10′02″—112°11′56″北纬36°51′17—36°52′50″,东与下壁村、豆壁村、葫芦沟村为邻,南与...【详细】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